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的Janus激酶(Jak)家族(Jak1、Jak2、Jak3和Tyk2)由受体相关的酪氨酸激酶组成,在细胞内作为信号转导器。Jak通路的激活始于循环细胞因子,如白细胞介素(IL)-23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的耦合,触发受体的构象变化,从而导致两个Jaks的激活和募集。Jak二聚体由两种不同的Jak分子组成,除了Jak2,它可以与自身结合。这些Jak二聚体使受体磷酸化,允许STAT蛋白(STAT1、STAT2、STAT3、STAT4、STAT5b和STAT6)的附着、磷酸化并最终二聚(图1)。活化的STAT蛋白结合形成二聚体,并可以易位到细胞核,在那里它们可以作为转录因子,上调负责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基因,或调节其他细胞内蛋白的行为。
JAK蛋白家族都有JAK同源结构域(JAK homology domain,JH),其中JH1结构域也称为激酶域,JH2为假激酶域(图2)。虽然TYK2的JH2结构域与JH1结构域非常相似,并且包含一个与JH1结构域非常相似的ATP结合位点,其中特定的残基差异排除JH2的催化功能。尽管TYK2通过JH2结构域实现变构抑制的具体机制没阐明,但有证据表明与JH2结合的小分子配体稳定了JH2结构域和JH1活性位点之间的自抑制相互作用。这些JH2和JH1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限制了磷转移催化所需要的JH1活性位点的构象迁移率。通过与TYK2的JH2结构域结合抑制TYK2,可以保持对其他JAK家族成员及整个激酶家族的高水平选择性。
TYK2作为JAK家族的一个亚型,主要介导IFN-α、IL-6、IL-10、IL-12和IL-23等细胞因子的功能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示,TYK2变体与自体免疫性病症,如克罗恩病、牛皮癣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,进一步证明了TYK2在自身免疫及炎症相关疾病中的重要性。Deucravacitinib(BMS986165)一种口服Tyk2抑制剂,它与Tyk2催化(JH1)结构域的活性(JH2假激酶)结构域的活性(atp结合)位点结合,其他Tyk2/Jak1-3抑制剂附着在那里(图3)。Deucravacitinib的变构结合将调节(JH2)结构域与催化结构域形成抑制接触。这导致Tyk2失活,抑制受体介导的激活和随后的信号转导。Deucravacitinib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银屑病(牛皮癣),它在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疾病进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。在其它临床试验中也显示出的较好的疗效包括:类风湿性关节炎(RA)、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。